党建工作

坚定“三个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
发布时间:2016-05-11        作者:304am永利集团官网        编辑:       浏览: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十八大报告关于“三个自信”的重要论述,清晰地表明了我们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决心和信心,对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必将产生极为重要的精神推动作用。

一、道路自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党的道路自信,主要取决于我们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富裕之路、民族复兴之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这条道路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艰难险阻中奋斗探索出来的成功之路,是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强国之路,是能够使亿万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富民之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党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正是在这条道路的正确引领下,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使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升,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国家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已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社会生活方式日益丰富多彩,人们的精神面貌不断焕然一新。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繁荣富强、和谐幸福的必由之路。这就是我们党坚持道路自信的直接现实依据和社会基础。

二、理论自信:体现了我们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为行动指南的科学性

    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正确与否,是直接关乎党的性质、关系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党的理论自信,主要来自于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并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紧紧围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进行不懈探索,形成了由一系列基本理论观点所构成的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三、制度自信:体现了我们党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制度问题直接关乎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说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的制度自信,主要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中国基本国情、具有无比优越性的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先后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了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所有这些制度既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又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发展活力,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根本层面的制度,体现着国家的性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一种政体,与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它们是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中国发展奇迹的重要保障。

    除了上述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之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还包括一些具体层面的制度,即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等。这些具体的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我国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步建立并逐步健全完善的,它的优越性已经被历史和我们取得的辉煌成就所证明。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过程中,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增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而不断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三者是有机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只要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毫不动摇地坚定“三个自信”,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我们就一定能在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版权所有 :304am永利集团·(中国)官方网站-www.3044am.com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电话:0431-85095428   邮编:130025